最近在网上讨论,遇到一个趣事。
首先是汽车公社发了一篇微信文章:《汽车伪创新泛滥,消费者不买账了》
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电子外后视镜的伪创新之罪:
电子外后视镜用摄像头和车内屏幕取代了传统的物理后视镜,号称能降低风阻、视野更广。但它最终还是视频图像,这会严重干扰驾驶员对距离和速度的精准判断。如果遇到屏幕死机、摄像头故障等,还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然后,留言里面一个哥们就回了一段:
别的都很赞同作者,唯独电子后视镜我用过是觉得真香,最优解法是两套全上,传统后视镜下部嵌入电子后视镜摄像头。传统后视镜清楚真实,但是电子后视镜在雨天和夜晚的清晰度远远大于传统后视镜。

其实呢他说的点也无可厚非,他就是喜欢电子后视镜在雨天和夜晚等昏暗环境下可以帮助提亮画面并压制炫光的特性,并且也认可传统外后视镜的直观好用,希望可以集齐两者优点而已。
可是,慢着……喜欢持续优化的我,貌似嗅到了一丝别样的味道——在传统后视镜下部嵌入电子后视镜摄像头……传统后视镜下部的摄像头……啊,那不就是360影像的摄像头吗?
然后我灵光一闪:对哦,其实我们左转右转的时候,当方向灯打起,360影像的视图就会在中控屏上弹出,此时不仅有俯视图,也会突出显示车辆的左方视图和右方视图。其实想想,这两个影像,不就正是来自我左右两个外后视镜下方的鱼眼摄像头的吗?所以这两个影像,拿来充当一下电子外后视镜,貌似也挺合理的是吧?况且,我本身是有传统外后视镜的,我也并非是想让这两个鱼眼摄像头取代我的传统外后视镜,我只是需要它们微微增强一下我传统外后视镜不适应的场景,把场景效果拉回到合格线上就可以,所以这个构思哪怕有什么不够人性化不够舒服的地方,也是可以接受的是吧?
我虽然是这时候才意识到360影像也能有充当电子外后视镜的副作用,但回想一下,我其实早就把它当作电子外后视镜来用了,只是我后知后觉而已。
平时在路口右转时,我除了看右外后视镜,我还必然会瞟一眼中控屏上360视图的右方视图。因为当我们已经入弯的时候,随着右外后视镜角度的变换,这时候右外后视镜是无法一直帮助你看清右方人行道上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
传统开车时,我们可能需要直接拧头向右后方去看,来确认没有闯上来的行人或者非机动车。但有了360影像以后,我发现我只需要看一眼中控屏,就可以确认右方非机动车道上的路人情况,根本不需要拧头和分心,这实在太方便了:
- 首先,得益于右后视镜下方的鱼眼摄像头,它的可视角度非常宽,所以我可以看到车子右侧几乎180°的情况,于是路口右侧垂直两个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上的行人分布都能瞬间掌握。这是传统外后视镜不可匹敌的,甚至电子外后视镜也无法做到。
- 其次,在夜晚或者雨天,传统外后视镜上的确是很难看清非机动车道上的情况的;特别是非机动车道上方还有浓密的树荫遮蔽的时候,传统外后视镜基本作废。而得益于摄像头的自动提亮功能和无惧风雨的特性,这时候我依然能在中控屏上清晰观察右方非机动车道上的情况。这是传统外后视镜不可匹敌的,电子外后视镜其实也不过半斤八两。
要说有什么不方便的,就是国标限制360影像要在30公里时速以下才能开启,而电子外后视镜就不会有这个限制。不过,今年起这个限制似乎有所放宽,已有不少车型OTA升级后把时速限制给取消了。
想到这,我被我的想法逗乐了,实在忍不住,就在微信文章里回复了一下这个哥们:

没想到,还收获了18个赞,我就更乐了。
不知道是“人红是非多”,还是踩着电子外后视镜拥趸的尾巴了。然后我接连收到几个哥们的回复:

首先是题主的回复。题主的回复挺在理,不过这些并不是我在意的点。如我前面所述,我并非是想让外后视镜下方的鱼眼摄像头取代我的传统后视镜,我任何时候都还是会优先依赖传统后视镜的(鱼眼摄像头的影像只是增强,任何时候都不是取代)。他回复的意思,归根到底是有点曲解了我的意思,认为我想用鱼眼摄像头直接取代传统外后视镜,如那些电子外后视镜一样,但这不是我的本意。也就是说:
首先,我左转向的时候基本是看左外后视镜的。
- 如大家的共识,传统外后视镜直观真实,我首先是倾向使用传统外后视镜的。
- 因为左后视镜离主驾近,我可以透过传统外后视镜很好看清左方视野,所以盲区的问题是比较少的(故我前面阐述的时候也基本集中在右转的情况)。而且我本身就坐在左侧,所以左侧的很多情况我稍微转头也能看清,故左转于我而言并无太多视觉压力。
- 因为左转需要观察的大多也是左转车辆,目标都比较大,难以认清的行人一般都离得比较远,所以我基本没有需要借助电子外后视镜才能看清的情况。
- 如果真的遇上三车道并列左转和掉头的情况,我还真的会时不时看看中控屏上360影像的左方视图,来确认左侧的车是左转还是同为掉头;而且此时我还特别依赖360影像的俯视图,来判断周围的车是否离我过于近了,来做出避让的判断(话说这个需求,连电子外后视镜来了也不好使,因为我真正需要的反而是360影像的俯视图,所以无论什么左外后视镜的视图来了都帮不了我)。所以我必要时在左转的时候真的会看中控屏,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其次,如前述,我并不会使用360的左右视图来判断距离,我只会判断有无。要判断距离,我更相信传统外后视镜。
最后,如果30公里时速这个限制已经解除,那高速行驶的时候360影像也是可以一直开启的。再者,高速上都是大车,传统外后视镜任何时候都很好用、都足够直观真实无盲区,哪怕是夜间和雨天。
- 因为大家都有车灯,而且车辆目标都足够大到不被忽视。
- 退一万步,如果传统外后视镜在高速上都不够好用,那我们应该优先投诉交通部或考虑回驾校回炉重造。
接着是第二个哥们的回复:

这个哥们的回复,前半部分在理,但也不是我在意的点,也和上面这个哥们一样有点曲解我的意思(认为我想用这两个鱼眼摄像头取代传统外后视镜)。后半部分说有盲区或者假装盲区内没有其他障碍这个,我没有考证过,我也没遇到过这个情况。退一万步,我觉得盲区这个问题,相比鱼眼摄像头,传统外后视镜和电子外后视镜都只会更严重吧。
再说了,如前述,我并不需要这两个鱼眼摄像头给我多么真实的、足以取代传统外后视镜的影像反馈。反而我需要的,就是它的大广角、它的只辨别有无的特性。它的不真实、画面拉伸严重这些事实,都是我可以接受的,也不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因为我始终都有传统外后视镜在支持我)。
而且,正是因为它的大广角,它的只辨别有无,所以我才能对车身一侧的复杂情况完成快速的扫描和判断,这个特性正是传统外后视镜和电子外后视镜都无法提供的。它是一个绝无仅有的特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长处,我们应该有效利用它,而不是diss它不是吗?所以为何这个特点反而会在这两个人眼里成为缺点,成为一个不能接受的奇怪玩意儿,我反倒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最后,无论它的影像有多奇怪,本质上也不过是个超广角摄像头,会有多让人难受呢?只要适应了,你就能用上了。然后,你就会发现,它不过是又一个电子摄像头而已,而且电子外后视镜的摄像头属性(自动提亮和无惧风雨特性),它也都有呢,真给我省钱啊。
然后就是一些无论点的、充满情绪的回复:

因为没什么营养,就不再详细回复了。顺便感叹一下,网络世界真奇妙,只要会打字,就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