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db: tt34956443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780991/
推荐度:9.3 / 10
——————————
本片的完成度可比前作高多了。前作虽然情绪饱满,视效精良,但剧情单薄,戏剧性生硬,人物动机不合逻辑,总体上仍然是一部低幼化的动画作品。
当然,从第二部回过头看来,第一部可能是有意搞成这样的,不然第二部会因为缺少伏笔和来由而必然少很多出彩的地方。但这不足以成为第一部剧情羸弱的借口,并且这最终仍成为了第二部的一个败笔(也就是第二部的所有爆点竟是空中楼阁,根基不牢)。
第二部最佳的地方是细节落到实处,埋了很多伏笔,伏笔基本都有callback甚至有多重callback,哑炮少,观赏性很好。详细的地方我就不赘述了,网上已经有很多的探讨,可参考:
这种处女座级好莱坞式的剧本和剧情设计,上次看到还是在《姜子牙》,而且满满的彩条屋的味道。然后我好奇地去查了一下,发现魔童闹海果然也是有彩条屋参与的。所以估计在这一部,彩条屋已经不是纯做特效了,可可豆和彩条屋已经深度合作,两者的高层有过促膝长谈了。当然,这些都是我瞎猜的……
这部最喜欢的人物应该是太乙真人,因为他遇事真的好泰然处之啊,多大仇多大怨到了他跟前都只不过是“瓜娃子”,这真的很川式,仿佛这一切就是一个副本,他已经经历过过不止一次的样子。他吊儿郎当,却总在做最关键的事。全片中太乙真人唯一一次真正生气,似乎只有是敖丙不等自己肉身塑好就要去追要砸龙宫的哪吒的那一次。所以这一幕让我特别诧异,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知道这一幕在第三部会不会有callback。
至于大家都很共情的申公豹,我觉得角色设计上完全没有问题,但叙述节奏和戏份安排给到他的时候还是过于生硬,缺少烘托和渲染,让我有些遗憾。比如,哪吒最好是亲自发现申公豹的冤情的,而不是太乙真人和父母等人戏剧性地出现然后解开谜底;再比如,导演本是想为申公豹鸣冤,但镜头和剪辑上却多次有意栽赃角色和误导观众,把申公豹当坏人拍,这相比斯内普教授的镜头表达等就高下立判了(细心的你会发现,从哈利波特第一部到最终,导演都是使用正派镜头语言来展现斯内普的,只是剧中人一直在跟大家说斯内普坏)。申公豹家庭背景的介入也有些突兀,缺少cue,有点破坏这个多米诺骨牌式剧情驱动的设计原则。
单纯为了迷惑观众却成了败笔的地方还有,比如鹿童在哪吒考核时屡屡露出觉察哪吒不对劲的微表情,但其实他早已知情,并且后来谜底揭晓的时候,鹿童也缺少对此伏笔的回应。所以这样的镜头和桥段单纯是为了迷惑观众一下而已,没多大必要出现,因为它也破坏了本片剧情驱动的设计原则。
另外,钱塘关百姓一夜覆灭却没有后续交代,后面主角们对此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哪吒前面口口声声说为了陈塘关,都后面却成了只为他父母寻仇,避而不谈陈塘关老百姓。如此等等,语焉不详,也让人感觉不得劲。
最后跟大家说个脑洞,笑笑就好:其实,魔童脑海整个故事居然涉嫌抄袭!而且,抄袭的居然是《变形金刚:起源》!你想啊,两兄弟相爱相杀的故事,无量仙翁vs御天敌的人面兽心,加上悲情打工人这个视角聚焦,不早就在去年的《变形金刚:起源》上就演完了吗?难不成饺子导演是看了《变形金刚:起源》然后才敲定的剧本?哈哈哈。